2024年是奋进的一年、拼搏的一年,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角色转换、责任增大的一年:如何在保证自己的教学、科研等业务能力进步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行政工作能力,做好分内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院工作尽力、奋力谱写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新篇章是我的奋斗目标!我的2024年述职述德述廉报告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品德方面
作为党员,我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平日紧跟时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参与“学习强国”app学习,积分达到10万分。自12月9日任学院副院长以来,我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以我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为工作纲领,改革创新、务实担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在一线奋斗。作为教师代表,我在教代会中积极提交提案,将我校教师与同学们对学校的期盼与建议上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工作能力与敬业态度方面
(一)行政工作方面
任现职以来,我首先梳理了自己分管的学院行政工作内容,确定了自己在科研、固定资产与实验室安全、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深挖细节,努力做到务实担当,以钉子精神抓一事成一事。在科研管理方面,我刚接手的任务主要包括年末科研业绩的整理汇总与科研工作量计算、实验室年末安全“回头看”、成果转化的学院内动员调度、学位点建设(近期主要目标为26年力学博士点申请与其他学科的相应建设)、基金申请(包括纵向与横向项目)、科技奖申报摸底、高层次人才引育等,各项工作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希望能从实处出发,尽力争取为每位教师提供科研计划与建议,在保证各项工作安全进行的情况下,配合好院领导班子,努力实现我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年度我进行了《大学物理上》、《大学物理下》、《原子核理论基础》、《科技论文写作与现代物理前沿》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讲授,继续实行“7-12”即“早7点到晚12点”的线上线下答疑方法,重新整理讲义并扫描电子版发给同学们、录制习题册视频并上传qq群空间与大学物理平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活动中,我多次融入课堂思政,经常采取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方法,激发同学们对物理前沿知识的兴趣,努力给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得到了同学们与同事们的好评。
(三)科研工作方面
十几年来,我的科研方向始终围绕在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物态方程与致密星体性质,属于物理前沿重点方向之一。为了提升科研水平,我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报告,今年多次被列为会场报告主持人,汲取和分享了最新的相关科研信息;平日除去教学活动相关时间,我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在科研工作中:今年在色味锁夸克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与色味锁夸克星方面,我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提出了密度相关的能隙常数概念;基于夸克物质的主流模型南部模型,我率先讨论了在拉氏密度里面加入轴子后夸克星的最大质量与夸克物质多方指数的关联分析,并给出了奇异夸克物质的绝对稳定区间的讨论。
(四)社会服务方面
我积极参与了山东省物理学会与青岛市物理学会的相关工作,面向高年级本科生进行了核物理科普报告,对低年级非物理本科生进行了不同范围内的物理科普。
三、工作成绩贡献方面
在行政工作方面,由于刚刚接手,仍处于探索阶段,故贡献有限,目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列出未来工作计划。教学方面,我努力教学,同学们反响好,评教成绩较高,获评青岛市师德标兵(我校今年唯一);发表教研论文1篇,指导本科生发表SCI校级A类论文1篇,获选我国著名物理教学期刊《大学物理》首届青年编委。科研方面,我围绕致密星体物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Nature Index顶刊论文4篇,校级A类论文2篇,获山东省物理学会优秀青年学术奖(我校物理学科首次获批)、获评我校礼贤学者青年第一层次。团队建设方面,核物理团队引进5A层次优秀人才刘宏铭博士,方向为暗物质致密星领域,与团队科研方向联系紧密;目前团队阵容较为齐整,可以进行持续科研工作,引进的团队成员刘鹤副教授今年发表Nature Index顶刊一作论文2篇,其文章积累超过20篇SCI一区二区论文,具备了一定的省部级青年人才的竞争力,将来可为我校物理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添砖加瓦。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获师德征文比赛优秀奖、摄影比赛优秀奖。
四、廉洁自律道德方面
在平素工作中,我依据党章党规,自觉遵守党员与党政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时刻谨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学习相关规范条例与观看警示视频,我认真梳理了岗位责任风险部分并做好了自我监督,将廉政自律置于首要位置并时刻鞭策自己,踏实工作,履行职责。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政治素养与业务水平,在工作中注重实效,力求每一项任务精准落地,力争对每一位想要做好科研的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议与支持,水涨船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下一步我将对照我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提前做好规划,努力提升我院科研水平,为学院、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务实功、出实招,加大标志性成果培育,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贡献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