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理学院举行教书育人师德传承仪式


传承老一辈师德精神,不忘璀璨初心;提升新一代育人本领,铸就教育之魂。近日,制图教研室杨月英教授和张琳教授两位优秀教师即将退休,理学院举办了“立德树人,薪火永续”书育人师德传承仪式。制图“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体成员、教研室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传承仪式。

一支粉笔,行云流水;两鬓斑白,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尽显风采;四季耕耘,硕果累累。杨月英、张琳两位老教授自参加工作以后,数十年来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她们用几十年的执着选择了淡泊,用几十年的平凡造就了人格,用几十年的微笑勾画着年轮。杨月英教授是青岛理工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她建设的山东省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机械制图》深受学生喜爱,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把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讲的深入人心,同时,杨老师还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以及“山东省先进成图大赛”中担任主要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多次取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杨老师拓展INVENTOR软件应用,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栩栩如生的模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张琳教授是青岛市教学名师,她的课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张老师总是能够在课程中创新,学生们好评连连。2020年3月到6月的网课,因为从未和学生谋面,张老师创造了“云见面”机会,学生反响热烈。“云见面”被各大媒体广为转载。也正是由许许多多像她们这样的教师们的辛勤奉献,才奠定了学院蓬勃发展的基础。她们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优良作风,永远是学院和学校的宝贵财富。

       

传承仪式中,杨月英教授和张琳教授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校的工作历程,倾囊分享作为一个学生认可的好老师的宝贵经验,表达了薪火相传、把制图教研室光荣传统和优良教风发扬光大的美好心愿。

杨月英教授寄语年轻教师,希望青年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为人师表,做好老师、大先生。要业务精专,积极有为,坚持把学习研究作为立身之基。

张琳教授说,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希望青年教师岗位履职有业绩,专业学术有地位,职业生涯有理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身心强健,情趣高雅,有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制图党支部书记刘奕捷表示将牢记老教师的期望与嘱托,发挥制图“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作用,传承老教师的优良品德,发扬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教研室、学院、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不负国家不负民,用担当书写未来,用行动践行师德。

制图教研室主任马晓丽表示本次师德传承仪式将作为教师思政工作和教师“传帮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图教研室将继续坚持营造悉心育才、全心举才、真心爱才的良好氛围,贵师重傅,薪火相传。

理学院副院长张效伟指出,通过这次仪式,希望可以使制图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代代相传、薪火永续,营造崇德向善、尊师重教氛围,厚植教研室师道文化。希望以此次师德传承仪式作为教研室“新长征”的起点,为一流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好局,以制图人干事创业的优异成绩为青岛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献礼。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杨月英、张琳两位教授满怀深情的祝愿制图教研室立德树人满桃李,薪火相传学涯情,希望教师们“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匠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四季校园芬芳结硕果”!

“漫漫杏坛路,悠悠赤子心”。师德传承,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荣誉、一种赞颂,是对退休教师所作贡献的认同和肯定,是对青年教师的一种激励,必将凝聚起推动理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信念。(撰稿:刘奕捷;审核:张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