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公共数学党支部、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党支部和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经过精心组织策划,75日,公共数学党支部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在主教学楼A414以“党支部协同共建 推动课程深度融合 科学指导学生学业成长”为主题开展共建活动,活动分师生交流和教师讨论两个部分进行。探讨中促发展,交流中促提高,努力在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说明: 微信图片_20230711100328

师生支部交流共建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为了保证师生交流的顺利开展,会前向学生征集了关于数学课程学习的疑惑问题。包括:如何学好数学课程、怎样理解抽象概念、数学课程与专业课之间有什么联系等。支部书记贾爱宾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解答了关于数学学习、数学实际应用的问题,指出数学中思维能力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可以通过交流、阅读等形式提升。张蕾老师通过碎纸片重构和图书分类号两个案例,让大家以独特的角度理解微积分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陈丽娟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将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和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通信支部的各位任课老师解答了数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问题,帮助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高度依赖数学基础课程,优化课程衔接的同时,还要畅通师生间以及任课教师与辅导员间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学业成长。在师生互动环节,老师们还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和方法,指出学习态度是学好的关键,鼓励各位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班级同学形成学数学、爱数学的学习氛围,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推动课程深度融合 科学指导学生成才

师生交流结束后,公共数学课教师又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课教师对课程衔接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为了做到有的放矢,任课教师们带来了与数学紧密相关的专业课教材,从后续课程、考研课程、开课时间、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究如何更好地把握数学课教学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研讨会上,首先由《数学建模》任课教师张蕾介绍了本学期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情况与闭卷考试考核形式的优缺点,提议改变《数学建模》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由单一的分数维度向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转变。双方探讨后达成一致意见,将更改培养计划并预计在2023级开始实行新的考核办法。其次,专业课教师们介绍了《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的基本概况,重点指出了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数学课教师通过教材直观地了解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科目在专业课中的具体应用点,表示今后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入专业课中的案例作为知识背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双方教师以教材为基点就数学和专业课的知识点衔接展开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并建立了微信群保持沟通和交流。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主编陈丽娟老师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任课教师周立俭、孙洁老师研讨后决定,将根据两门专业课程的实际需求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进行教材改编和授课侧重点的调整。双方建立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材建设群开展教学研讨。

   

   

   

 党建引领共促发展 支部合力共谱新篇

此次共建活动,通过师生交流,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增强了学习的动力;通过课程间的衔接研讨,数学课教师明晰了数学在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具体应用点,进一步理顺了数学课和专业课的衔接关系,有助于高质量完成课程的育人目标。双方还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就理工科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出具体建议。今后,两支部会常态化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切入点,逐步形成完善的共建机制,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主题教育转化为推动育人育才的强大力量,把学习效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撰稿:徐伟、刘荣香;审核:邹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