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岩土力学及近海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青岛市实现蓝色跨越实际需求背景下,结合我校的特色和优势,整合我校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构工程实验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混凝土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等资源组建的,于2014年6月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拥有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和专业化的研究队伍,目前实验室共有全职和兼职科研人员3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员20名,副高11名,讲师7名,具有博士学历的31人,硕士学历的7名。研究队伍中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着重开展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为:
1. 岩石力学性质与地下工程稳定
主要针对青岛独特的花岗岩地质条件与近海地质环境,开展特殊地质条件与复杂应力状态下岩土力学特性与本构模拟、围岩合理分级及其参数确定、基于安全系数的地下隧道衬砌优化设计、浅埋暗挖上软下硬岩层中大跨度隧道的开挖方法、隧道结构和围岩及地下水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与模拟、大型地下水封油库围岩稳定性与渗流等方面的研究。
2. 近海特殊土力学性质及应用
主要开展与港口海岸工程、海洋新能源相关的近海盐渍土、回填土和海洋能源土(含可燃冰的土体)等特殊土的力学性质、改良、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重点开展海洋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能源开采为背景的海洋能源土力学性质与本构模拟、水合物成矿区地质灾害类型与机制、海底滑坡的物理模拟及成因机制分析、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3. 近海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加固技术
主要研究近海地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过程、腐蚀机理及服役寿命预测等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并开展混凝土结构设计与优化、在役混凝土结构的防护修复与加固技术,并开发高耐久海工混凝土,研发先进混凝土材料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4. 近海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治
主要针对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衬砌裂损与腐蚀、水害等灾害,开展地下工程结构物的可靠度及耐久性的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施工扰动下地层损伤演化规律及变形特点、地层-结构物动态相互作用关系及灾变机理、地下空间开发与上层建(构)筑物相互作用与损害评估、隧道结构劣化机理、地下工程全寿命机制与风险控制理论、地下空间(包括地下管网)灾害的发生机理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