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探索党组织共建、交流,创新育人工作新模式,搭建支部党建交流平台,11月23日下午,公共数学党支部和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党支部、软件工程教研室党支部在1号教学楼B207室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携手共建育人才”共建活动。
公共数学课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等专业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考研深造尤为重要。活动初始,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王绪虎和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江明健结合本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四门课程进行了学情分析,指出学生学习理解相对困难、畏难情绪突出、不及格率总体较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支部书记贾爱宾结合学校整体学情和课程特点阐述了数学课程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支部副书记徐伟介绍了党支部联合公共数学教研室采取的应对策略,包括实施过程性考核、制定线下和线上答疑制度、打造“助力补考生”期初义务辅导、成立“学困生”帮扶团队等。在考研辅导方面,教研室主任王丽莎介绍了以教学名师赵洪亮教授为主导考研数学公益讲座、暑期考研辅导班及考研数学辅导帮扶服务社等措施,切实走进学生群体中,践行初心,服务同学,对考研学子在考研知识系统复习、心理疏导、指导监督、解题技巧辅导等方面进行指导。双方教师还交流、讨论了降低挂科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致认为应加强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督促学生有效、高效的学习。
在教授数学课程的同时,任课教师还需要了解该课程在后学专业课中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任课教师张冬梅、周立俭、周全强等分别以教授课程为例阐述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讨了课程衔接和内容侧重点等问题,特别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中用到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讨论。支部书记贾爱宾表示,将根据专业需求调整授课思路,做好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双方教师通过共建交流,确定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的途径、理顺了数学课和专业课的衔接关系,助力学生学好数学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此次共建活动主要讨论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是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举措。公共数学党支部还将继续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服务育人”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外交流,切实践行育人使命。(撰稿:徐伟;审核:邹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