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    新闻动态    正文

工程图学部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人:徐国霞时间:2025-09-05浏览: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理学院工程图学部组织全体教师集体收看了阅兵盛况的现场直播,当威武的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踏过长安街,当先进的装备列阵展现国防实力,会议室里不时响起的掌声与赞叹,将家国情怀与专业思考紧紧交织。

制图学作为工程领域的精确语言,与国家工业建设、科技创新和国防现代化息息相关。直播画面中,每一辆战车的流线型外观、每一架战机的翼面弧度、每一枚导弹的精密构件,背后都藏着工程制图的核心逻辑,从三维建模的空间解构,到尺寸标注的毫厘校准,再到工艺图纸的规范传递,正是无数张精准无误的工程图纸,将“大国重器” 的设计构想转化为现实力量。教师们围绕装备展现的“阅兵精度”展开热烈讨论:“战机座舱的每一个仪表盘布局,都需要制图时对人机工程学的精准考量”“导弹弹体的曲面设计,离不开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精准运算”,大家深刻意识到,阅兵场上的“零误差”呈现,与工程制图追求的“零差错”标准一脉相承,都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精神的生动诠释。

“这不仅是一场致敬历史的盛典,更是一堂直击心灵的专业思政课!”观看结束后,工程图学部主任王勇的话语掷地有声。他表示,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大国重器”列阵,国家国防实力与工业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工程技术人员对“精度”的坚守与突破。作为工程制图教师,我们要把阅兵式中感受到的“大国精度”转化为教学科研的“内生动力”,在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掌握尺寸标注、图纸规范等专业技能,更要讲清每一个“精度要求”背后的国家需求与行业标准;在科研中,要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等领域的技术难题,以更精准的研究成果助力产业升级;在育人中,要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们夯实专业基础,锤炼过硬本领,将来为祖国的智造强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集体观看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工程图学部凝聚专业共识、锚定育人方向的“思想动员”。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阅兵精度”所蕴含的严谨态度、责任担当融入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撰稿:王贵飞、袁洪孝;审核:范晓光、薛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