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师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我院积极构建与企业的对接桥梁,多措并举,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国家与区域的产业发展。
传统的科研模式易使成果局限于论文与专利,难以触及产业真实需求。为打破这一瓶颈,我院主动转变思路,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对接”。定期组织“校企对接会”、“技术沙龙”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面对面交流,让教师深入了解产业痛点与技术难题,也让企业直观感知前沿科研成果的巨大潜力。
今年6月份,理学院与山东北斗卫星数据应用中心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300平米的近海岸水下遥测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建成,实验室可以对机载激光测深雷达进行定标测试,可以完成对水下机器人的科研训练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开展实验工作。并在我市海洋科技成果发布交流大会上完成海洋科技成果项目签约,项目采用北斗卫星数据、近海5G通信、水下机器人、激光测深雷达测绘手段,通过AI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将多种技术融合,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传输和分析的闭环体系,相关成果被西海岸新闻报道,并给予了肯定。


理学院与山东北斗卫星数据应用中心合作
今年7月份,理学院与青岛旺升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展开了成果对接交流会,该企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汽车、铁路、建筑、石化、船舶、水利、农机、食品医疗、航天核电等生产领域,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产品95%出口韩国、日本、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入了解该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未来发展重点后,在激光测深雷达和三维结构光检测领域达成了共识,促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近百万元。

理学院与青岛旺升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成果对接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反哺了学院的科研工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素材和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共建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学院为企业输送了匹配需求的优秀人才,学生也在实践中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的双赢。
未来,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界的战略合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履行大学服务社会、驱动创新的重要使命。
(撰稿:刘升光;审核:孔亮、初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