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雷锋精神,弘扬传承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志愿公益文化内涵,理学院组织开展多项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雷锋纪念馆、专题讲授主题党课、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盲盒挑战践精神、诗词拼图颂志愿、实办实事暖人心等倡导广大学子学雷锋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同学们在系列形式多样的精彩团日活动中践行雷锋精神,领会雷锋精神内涵,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让雷锋精神在校园内熠熠生辉。

实地参观雷锋纪念馆
2月28日下午3点,理学院师生党员代表30余人赴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全面地了解雷锋事迹,领悟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纪念馆内,青岛市“蒲公英”科普名家、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科普工作者,理学院副教授刘尊年为学生解锁雷锋精神密码,讲授“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刘尊年结合自身二十余年的科普志愿服务经历,从雷锋精神中“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讲起,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物理、数学、力学等专业背景,投身科普志愿服务,在科普过程中讲好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故事,引导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雷锋精神主题党课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雷锋精神,3月5日上午,理学院各党支部书记为学生讲授雷锋精神专题党课。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王俞苹在专题党课中全面介绍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号召支部全体党员以此次学雷锋纪念日活动为契机,从身边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传承雷锋精神,展现“向上”的人生姿态和“向善”的价值追求。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理院“服务前锋营”党员学雷锋小队奔赴校园各个角落,整理共享单车、清理垃圾、开展图书馆连廊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同时也让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加强劳动教育,培养了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同学们还积极向路人宣传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呼吁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从小事、从点滴做起,共建文明校园。辅导员王康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应继承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时刻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切实实践雷锋精神的要义。


“追‘锋’少年行”,盲盒挑战践精神
3月2日,学院团委在主教学楼开展了“雷锋精神盲盒挑战”实践行动。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抽取到盲盒任务后,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实践活动中。有的同学主动找到在学业上有困难的伙伴,耐心辅导功课;有的拿起清洁工具,认真清理校园角落的垃圾;这些任务既贴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够切实体现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诗词拼图颂志愿,文化体验悟真谛
大家把打乱的诗歌词组,通过独立思考或协作,重新拼贴成完整诗句,在感受诗词韵律的同时,深刻领会并礼赞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则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标杆。”数学222吴香凝表示,“通过‘诗词拼图颂志愿’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我们在感受诗词韵律的同时,也将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成功拼贴出的诗句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气息,也时刻提醒着大家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的永恒价值。


实办实事暖人心,志愿服务显真情
开学伊始,为了切实解决同学们在课堂学业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院团委组织成立“服务前锋营”党员学雷锋小队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项目,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收集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诉求。“服务前锋营”党员学雷锋小队小队队员对在校生活不适应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从身边、从小事、从点滴做起,共建文明校园。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力求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营造更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来自校园的温暖和关怀。



本次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开展,是学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院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前锋营”为前锋,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点滴行动,让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与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锤炼意志品质,为推动学院志愿工作发展提供强大保障,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新篇章,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刘奕、王俞苹;审核:薛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