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
作为深耕教育沃土的一线耕耘者,我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教育绝非冰冷的知识搬运,而是以灵魂唤醒灵魂、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觉醒之旅。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色彩。今天我想分享自己身边的点滴故事,它们或许平凡,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
一、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记得那是一个普通的教学日,我像往常一样在备课。突然,微信消息声响起,一位学生发来消息:“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我想问您一些高数的问题。”我定睛一看,是我教授的一位给排水专业的学生齐浩哲。我记得他,他上课喜欢坐第一排,听讲认真,喜欢自己琢磨问题,甚少在课堂上问我。带着些许疑惑,我和他约定了线下时间。
周日那天,他有些拘谨地站在门口:“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来数学老师的办公室”。我微笑着示意他进来,心想,这可能又是一次常规的课后辅导。然而,随着我们的交流深入,我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浩哲在高数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障碍,有些知识点交叉在一起怎么也弄不明白,这让他对高数学习有些失去信心。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解答,更是一次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先从他不懂的知识点入手,耐心地为他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让他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会在这个知识点上卡壳呢?是不是我的课堂教学方法需要调整?
通过与他的交流,我了解到他在高中时数学成绩就不太理想,学习方法也有些偏差。这让我明白,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节奏,我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恰逢临近期末,我帮助他梳理学习思路,逐步巩固知识点;还鼓励他多参加数学建模等活动,提高他对数学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了浩哲的进步。他不仅在高数成绩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从不得不学,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二、耐心解答疑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目标
高数课程结束了,但是和浩哲的联系仍继续保持。有一天,我收到了浩哲的一条消息:“老师,大二下评定成为积极分子,大学还能完成入党吗?”
我深知,入党积极分子的评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荣誉,它关系到学生在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方面的提升。于是,我详细地向他解释了积极分子的评定流程和发展对象的培养周期:“积极分子一年是发展对象,发展对象至少半年才是预备。”通过这样的解释,让他对整个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避免了盲目乐观或过度担忧。在与浩哲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些迷茫,不知道是否能够在大学期间完成这些目标。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人生规划。
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上融入一些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的内容,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课后,我也主动与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给予他们一些建议和指导。通过这些努力,我看到学生们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建议,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用智慧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三、理解学生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与浩哲的交流中,他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考研和跨考的担忧:“背东西的话我没问题,一些学校也收日语生,不过我听说跨考研没法调剂。我在想万一一战失败我再另起炉灶学行测申论又有些浪费时间。”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未来的焦虑和对选择的迷茫。
针对他的担忧,我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和建议:“跨考是有风险,但是如果分数比较高,调剂不是问题。”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实际问题。考研、就业、跨考等都是学生们在大学阶段面临的重要抉择,他们需要充分的信息和合理的规划来做出正确的决定。
于是,我联系自己处于不同行业的同学,询问他们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式。同时也和正在考研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当下的考研形态,由此向学生输出当前最新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帮助他们拓宽了视野,还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同时,我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将外部信息与个人实际情况相结合,为自己的未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与浩哲的交流和辅导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地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
因此,我在课堂上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我也加强了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和反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通过这些努力,我不仅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这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决心。
回顾从教故事,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困惑。我们需要用心去关注他们,用智慧去引导他们,用耐心去帮助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履行好教师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在教育的田野里辛勤耕耘,书写更多的从教故事,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