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初鹏程,教授,青岛市师德标兵、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持续从事核物质和夸克物质的唯象模型研究,所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处于国际核物理前沿:利用提出的主流唯象模型率先系统讨论夸克物质对称能与夸克星最大质量的关联,揭示引力波问题中的夸克星潮汐极化率随对称能、磁场、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结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结题)等,作为山东省省属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物理前沿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进行科研工作。申请者近年来发表SCI一区二区等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50余篇,Nature Index全球自然指数顶刊文章30余篇、总影响因子近300,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引用于Physics Reports、Physical Review D、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物理学主流SCI期刊1000余次,H因子20,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Chinese Physics C 等期刊审稿人。近年来将科研成果于国内国际会议报告数十次,获得
“青岛市西海岸最美科技工作者”“山东省物理学会优秀青年学术奖”“全国核结构大会优秀青年报告奖”等荣誉。初鹏程与团队成员申请成功
“青岛市量子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3年获批市重点实验室)并搭建了“青岛理工大学量子物理实验室”科研平台,作为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统筹安排理论组的学术活动。
科教融汇与社会服务方面,初鹏程作为骨干申请获批
山东省首批科普专家工作室,为中小学、高校、社区做数十次报告、讲座;2023年根据致密星体工作成果写成科普文章
《中子星游记》,发表于国内科普著名杂志
《知识就是力量》(入选“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前十名),并在“
学习强国”app的“
每日科普”板块转载,目前已阅读超
10万次,点赞获6000次;2024年获评
青岛市师德标兵及《大学物理》期刊首批青年编委(目前除日常组织审稿外兼任“量子百年·科技未来”专题责任编辑);作为负责人于2025年申请成功
山东天文学会天文科普教育基地(青岛理工大学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有效进行了科教融合、加强了致密星体物理的科普宣传。
学员寄语
加入我团队的同学需具备良好的理论物理基础、有责任心
工作经历
2005年09月-2009年06月 华东理工大学 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学士
2009年09月-2014年12月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 理论核物理 博士
2015年03月-2019年12月 青岛理工大学 理学院 讲师
2020年01月-至今 青岛理工大学 理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
致密星体物理
强相互作用物质热力学性质
引力波物理
QCD相图
纵向课题
主持 致密星体物质的同位旋性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主持 致密星体物理 山东省杰青
主持 致密星体及核天体物理 山东省优青
主持 致密星体与QCD相图的唯象模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主持 夸克物质与夸克星的唯象 模型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负责人 物理前沿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省高校青创团队
所获奖励
2014 全国核结构大会优秀青年报告奖 中国核学会
2022 山东省杰青 山东省科技厅
2019 山东省优青 山东省科技厅
2022 青岛市“西海岸最美科技工作者”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科协
2015 青岛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青岛理工大学
2017 青岛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 青岛理工大学
2018 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党员 青岛理工大学
2016 青岛理工大学师德征文比赛一等奖 青岛理工大学
2019 青岛理工大学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 青岛理工大学
代表性研究成果
论文
请关注我的科研主页或inspire主页或WOS搜索Chu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