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两点,理学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第二次集中培训在新校区物理实验中心205举行,本次培训由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肖学斌主持,并做了题为“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四个相统一’的好老师”的报告,理学院1980年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及近五年引进的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肖学斌首先带领青年教师回顾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史。毛泽东同志总结井冈山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而伍若兰、曾志等老一辈革命者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青年教师们,她们的身上体现着“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
接着肖学斌把大家的思路带入到我们山东境内,在山东莒县这块古老厚重的土地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在长期艰苦奋斗的卓绝历程中积淀与升华的优秀品质,凝结成了“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他们朴实无华、敦厚勤劳,追根溯源,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成为“本色精神”的不竭源泉。
那么理想信念有何作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如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带着这三个问题,肖学斌引导青年教师以史为鉴,对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了梳理和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意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信念,是一种态度和看法。信念是理想的基石;理想是信念的方向。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奋斗方向、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我们需要的理想信念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历来是推动社会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论是民族还是个人,都能够经受任何风浪的考验,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要想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开启通达完美、积极高尚的人生之门、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
而对于我们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在去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四个相统一”的提出,不仅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为高校教师为人、为师、为学提供了重要遵循。
培训会的最后,肖学斌还总结了理学院参加我院春季运动会的情况,对在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提出表扬和肯定,再一次强调了理学院开办“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的深远意义,要求青年教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自觉践行“四个相统一”,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从而提升师德境界。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培训结束后,各学习小组就本次培训的内容展开讨论,对肖学斌书记的报告“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四个相统一’的好老师”产生了共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的希望,党和人民对好教师给予了无限的期待,理学院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和“四个相统一”标准来严格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热心科研,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我校的教育工作。(理学院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