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涵养德行也。
——题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二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自2015年以学生身份走出校园,转而以老师的身份重新踏进校园以来,这已经是我执教的第8个年头了。八年的执教经历,回想起来,我对为师之道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萤光点亮初心
高中时期,韩愈的一篇《师说》,像漆黑夏夜突然闪现的一簇萤火,先生所言“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让那时家境不富裕的我在懵懂之间对于“老师”两个字有了些许憧憬。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也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从此更加刻苦学习。
2010年,我考入中国科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在这里遇见了我的研究生导师-李老师和周老师。两位老师是我科研工作的领路人,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就无法谈起自己后续的发展。周老师的专业能力很强,每次跟他汇报的时候,他都会拿出一个笔记本,认真用笔记录下存在的问题,之后一条一条地反馈给学生。他曾经告诉我们,脑袋是不能停止思考的,哪怕是赶路坐飞机时,思想碰撞之下也可能会产生奇妙的火花,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记录下来,这样的思考的方式和习惯也一直伴随我的科研道路,并继续教授给我自己带的研究生们。导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家庭情况。读研期间,我的身体曾出现一次大问题,两位导师毫不犹豫的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帮我解决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让我能够继续安心学习。在香港大学访学期间,认识了我的博后导师是王老师,他是麻省理工毕业的一位高材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对学生学业要求同样严厉,每周都要举行组会汇报本周的研究进展和学习情况,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组内毕业的博士先后获得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的博后offer。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间,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在自己的特色之外或多或少也带了些他们的风格,在学习上要对学生严格,生活中也要有人文关怀。为师之道,匠心守望初心,师道传承大道。一代代青年教师正是在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也必然会传承给未来每一个人民教师身上。
三尺讲台立天地
每次走上讲台,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责任感和敬畏感。讲台下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讲台上的我是传递希望的使者,有义务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也义不容辞教他们涵养德行。
刚踏入校园由学生身份变为老师身份,心中充满了忐忑,由于教学经验不足,非常担心自己的讲课效果不好,学生们听不懂。于是,在完成分内的工作后,我主动跟着学院的教学骨干学习请教,通过查阅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和听教研室优秀老师的授课,慢慢搭建起自己讲课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在日积月累的讲课中,也逐渐摸索出了经验,在知识内容上不断丰富知识的细节和内容。我将板书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结合PPT讲解,使同学们理解知识更加深刻,通过经常性的课堂提问问题和爬黑板做题的方法使同学们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后学生们也常常来到我的办公室问问题,这种积极的正向反馈在我跟学生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相处氛围。在去年学院的板书比赛中,我的板书取得了一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也鼓励我把课讲得更好。
一寸丹心勤耕耘,三尺讲台立天地。讲台不大,但学海无涯。我愿尽我所能传播下知识的种子,为祖国的未来托举起希望,此乃为师之道也。
科研报国 上下求索
屈子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确,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个传道的“经师”,更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固步自封,应该保持学习的习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研究,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展示给同学们。
教育部指出,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入校以来,我一方面在讲台上讲授专业课;另一方面我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课题。空闲时间便阅读大量专业相关的文献,进行相关试验研究。
科教兴国,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认为自己有义务指导学生投入到科研事业中,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专业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督促他们熟读文献、了解本方向的最新国际进展,勤交流、多思考;同时,正如我的导师教授我的那样,身体力行的带领学生们做试验、参与工程现场实践,将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将科研成果在祖国的重大工程中开花结果。
习总书记说:“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美丽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师之道,言传身教。我相信,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没课的时候我跟研究生一样在办公室学习,每周组会交流、天天见面交流。学生们看到老师如此,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整个课题组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片冰心育桃李
《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句台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应该仅仅只把教育当成一份工作,而是应该像张桂梅老师那样心怀大爱,关系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思想,用爱传递爱,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同学期望继续深造,那我就在平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学术思维;有的同学希望早日工作,我也会在他们达到学术要求地基础上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
疫情期间,持续的封控让有些同学出现了抑郁的情绪。不忙的时候,我会及时跟学生们谈心,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也会抽时间跟他们一起打打羽毛球,锻炼身体。专业上我们师生,私下大家相处就像朋友。这样的相处氛围,让学生们在生活遇到难题愿意跟我分享,愿意信任我,这也是这份职业赋予我最大的幸福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为师之道,在师德、师风、在仁爱之心。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学习,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