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一、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培养方向: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家在本世纪的人才需求规划,于1998年设置的新型理科专业,本专业以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主要课程设置

    数学类: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运筹与优化、数学建模、数学实验。

    信息类: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系列、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图形学、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数据库原理与大型数据库开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

    七、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政治、英语、体育、人文等)

    专业基础课(数学骨干课程系列、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

    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程、专业自选课程)

    其中:必修课占总学时70%;选修课占总学时30%;

    公共课占总学时50%;专业课占总学时50%

    实践性教学环节为19周。

    八、就业状况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科技、教育、经济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工程建设、信息产业、商业金融等行业从事工程计算、信息处理、决策分析和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本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招收新生,今年的毕业生基本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证券以及大、中形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目前的就业形式是乐观的。

    九、专业特色

    为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了“改革与稳定”、“基础与应用”、“传统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相互关系,制定了本专业的弹性教学规范,要求各学校在执行规范的同时按特色办学。我校的办学原则是:(1)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确保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2)面向人才市场,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十、师资与科研

    除公共课程外,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教师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16人。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自1998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8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