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
学生园地
学生工作动态
校园生活
学生公告
就业指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工作动态 >> 正文

上一条:理学院学生会召开新学期工作动员会 下一条:理学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


夯实工作基础 彰显德育特色 丰富搭建载体 内化教育成果


理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办学任务,把德育工作作为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帮助学生实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的成才目标,不断探索德育新模式,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好的做法,积累了好的经验。
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性和贴近性
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大学生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明显。
1. 大力开展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学院指导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10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次。各项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主题鲜明,效果显著。
2. 实现全媒体育人,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利用学院的校园网、班级微博、团总支微博微信使学生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与灌输;“网上公示”对学生先优评选进行公示,不断提高学院对学院工作的关注度与认可度。目前我院班级微博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发挥网络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微信公众平台在学院举办的舍歌大赛、寝室牌设计大赛、宿舍装饰大赛等学生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关注人数接近3000人。
3. 开展实践育人,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积极探索具有学院特色常态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2013-2014年度,我院培育“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1支,校级重点团队2支,“调研山东”省级重点团队1支。2014年暑假两名同学参加大学生暑期机关事业单位见习营并获得“优秀见习营员”荣誉称号;“春风”志愿服务队参与了由青岛市环境保护局黄岛分局组织开展的“世界环境日”大型公益环保宣传活动。
㈡ 严格管理,个性指导,强化学风建设的内涵和成效
理学院依托有效活动载体和工作体系,稳步探索、积极推进优良学风的建设。2014年召开学风建设暨先优表彰大会,在回顾过去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凝结全员力量,奋发有为,保持优良学风的长期延续。
1. 学风建设成效明显
考研成绩逐年提升;以物理专业为例,考研录取率从2011年18%,2012年22%,2013年25%,2014年达48.2%。2014年学院整体考研率已突破27.36%,考取重点大学和高层次研究机构的比例为88%。上线率、录取率稳步提升,录取学校的层次不断提高。
学风建设可比性指标逐步优化;不及格率、学籍处理人数、毕业率等指标逐年改善,2013届毕业生毕业率达到95%。由网络成瘾等原因造成的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数量逐渐减少。
学习氛围逐步改善;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清晰,能够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自觉学习,不迟到早退,考试不作弊,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面对,在宿舍、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突破;成功引导两支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团队的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创新活动中,获得国家二等奖两项、国家三等奖一项、省一等奖四项、省二等奖两项。
实现了学生充分就业的目标,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增强;201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签约率均大幅超出学校目标签约率,在2014年就业评估中荣获一等奖和进步奖。
2. 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考研创造条件。我学院大四上学期按照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分类指导安排选修课程:对考研的学生,根据他们相对集中的专业课程开出提高班;选择就业的学生,按就业意向安排相应的选修课。通过第六学期暑假和第七学期开课时间的调整,解决了“考研”、“就业培训”和“顶岗实习”的矛盾,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在促进学生就业,提高考研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3.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三项机制的构建
以教风促进学风机制,坚持和完善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议教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加强意见反馈。
以管理改善学风机制,编制《班级考核手册》,指定专人进行课堂出勤率的检查和记录。
以学习孕育学风机制,通过组织新生召开“大学三问”主题班会、光阴使命讲坛、学习生涯规划报告等,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4. 加强五项工作
加强思想教育,注重纪律与道德教育,重点抓好考风考纪与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纪观念、校规意识和道德观念。
加强教学改革,努力践行“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青岛软件园合作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高智能移动互联技术方向)专业,解决计科专业的出口问题。
加强教风建设,要求教师用好课堂和宿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传道、授业、解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完善日常管理,坚持和完善早操、晨读、晚自习制度,并以此为抓手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纪律观念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加强个体指导,以“教授进宿舍”活动为平台,密切师生联系,缩小师生的物理空间,发挥教师特别是教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成长的熏陶和带动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教育;
5 发挥校园文化文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以科技竞赛为阵地,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⑴营造学术氛围,突出专业文化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创建优良校园文化的必备条件。我院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有:顾永建教授的“量子信息原理与技术发展”等7场高质量学术报告;举办数理文化节,通过“高数玩了会”、“数独大赛”、“神奇魔方”等比赛活动;举办英语讲座、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添砖加瓦。
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研究能力
2013-2014年理学院学子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28项。其中在2014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本科组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4项,另获本科组山东省一等奖有9项、本科组山东省二等奖4项、本科组山东省三等奖3项。
另外我院承办的首届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生数学竞赛共有400余名同学参加了比赛。经过公共数学教研室的辅导,在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共有来自11个学院的95名同学参加了比赛,36名同学获奖。
㈢ 改善条件,优化手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理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在群体心理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拓展心理知识范围,转变固有错误观念。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依托,普及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转变学生固有错误观念;每学期开设心理学相关讲座,已经开设的有《健康你我快乐成长》、《信念的力量》、《情商是一朵妖艳的玫瑰》等。其次,开展团体心理活动,促进多元化辅导模式。在新生班级中实行“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认识和熟悉同班同学,彼此间建立良好的相处氛围。通过团体活动,发现“与众不同”的学生。第三,依托“春雨”心理协会,倡导学生助人自助。创立《心旅》心理宣传册,针对新生和毕业生特殊时期进行相关知识宣传;举办生命如花演讲比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拍摄心理话剧视频,在寓教于乐中增长心理学知识。
对于个体学生的心理工作重要四方方面:1、建立动态心理档案、全程关注特殊学生。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完善。2、进行多种形式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充分发挥学生公寓值班室的作用。住楼辅导员经常利用中午和晚间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在公寓值班室进行谈心谈话,其安静隐蔽的特点减少了学生顾虑,并呈现出较为轻松的氛围。3、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通加强与心理问题学生加家长沟通。学生出现不用类型的心理问题,多数情况与家庭背景有关,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和家长联手共同做学生工作;同时,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建立正常联系渠道,确保工作到位。4、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在信息员建立过程中,纵横结合方式,纵向从年级——班级——宿舍建立信息员,同时,积极发挥心理宣传员作用,了解学生实际动态,横向对于重点关注学生,指派一对一负责学生,通过内松外紧方式,加强监督。通过日常基础性工作,奠定学院心理工作良好根基。
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重点
理学院德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
1.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尽管利用新媒体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明显。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日常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法制化、制度化有所欠缺。
4.德育品牌培育不够,特色建设不突出,亮点没有充分挖掘,宣传不到位。
5.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明确今后工作应着重以下几点:
1. 加强学习,不断增加“自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储备,能够及时、科学的引导教育学生。
2. 进一步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3. 不断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对涉及学生安全稳定的工作时刻不能放松;加大学风建设日常基础环节的管理力度,强化考风考纪教育。
4.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研究,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5. 做好德育宣传工作,不断挖掘新亮点,凝练特色,铸造德育品牌。
6.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三化”建设,提升队伍稳定性,为辅导员提供学习、上升的空间和机遇。
最后更新时间:2015/01/07 09:00:06 访问量:
 打印本页 
本栏目点击排行
中国石油大学刘建...
2017年青岛理工大...
理学院2017研究生...
理学院2017年研究...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
我校学生参加2017...
学 术 报 告
2016年青岛理工大...
理学院2016研究生...
理学院2016年研究...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抚顺路11号
邮编:266033 电话:0532-85071560